莫大軍 /洛杉磯

疫情肆虐,經濟巨震,銀行倒閉,工人失業,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股市反彈出現裂痕,人們擔心1929年被稱爲「大蕭條」的經濟危機是否會再度上演?目前美國失業率已達14.7%,直逼大蕭條時期的25%;美股過去發生了五次熔斷,其中四次發生在今年3月,這兩項指標,或許足以說明疫情對於美國經濟的影響可與大蕭條相提並論。

美國經濟受到疫情影響面臨長期的負面壓力,但影響的實質程度,要看企業資金鏈的斷裂到底有多深?美聯儲非常規的貨幣政策是否能夠產生效果?美聯儲是否會直接購買相關資產市場上的資產,以及開通債務市場流動資金的閘門,避免中小企業因資金凍結面臨倒閉。與此同時,疫苗如果能夠出來,疫情得到有效緩解,股市就可能轉入上漲,經濟將會開始反彈。反之,如果缺乏實質性應對疫情的措施,美股可能會重新進入熊市而再度爆跌,所以疫情觸發的危機,不是看疫情的慘烈程度有多高,而是疫情持續的時間到底會有多長。

美國及時復工復產,可以實質減緩並促進經濟回歸常態,但是重啟經濟使防疫措施發揮作用,要看大眾消費者和工人階層能否拾回信心,復工必需在安全的狀態,他們才會願意參與其中。為此,政府必須傳達正確的訊息,讓人民知道面臨了哪些風險,重啟經濟活動很可能會導致疫情第二次的爆發,政府理當謹慎地尋求防疫與復工之間的平衡。

導致1929大蕭條的原因,是人民被繁榮蒙蔽了雙眼,被慾望填滿了貪婪,乃致股市一夕崩盤,終致不可收拾。美國經濟基本上是健康的,美元和美債依然堅挺,相互支撐。目前美國經濟沒有出現結構上的問題,而是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而我們正好處在不確定性當中。至於疫情是否會導致經濟大蕭條覆轍的說法,我認為目前還言之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