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西班牙

人類沒有一天不在發生毀滅與創造,更多是來自人為的。21世紀初,生命列車載著理想主義的我回到豫東大地—中國文化發源地,由成都搭火車長途跋涉兩晚一天,在蕭瑟寒冷煙雨濛濛的夜晚抵達古都汴京。


北方荒涼,村莊不少殘垣斷壁,民俗建築越來越少,在現代物質衝擊下,樓房蓋得十幾米高,鄰里互比高低。街上民俗風情依舊,村民蹲街三餐,在此互動交流信息,卻沒有心情去改變家鄉的面貌,一味認為那是政府的事。有人還想著國家補貼送糧油來。


第一場大雪把我們封住,一周後,才由去武漢賣蘿蔔的人回來得知,凡從武漢回來的必須隔離,才感覺事態有點嚴重。

北方的冬季人心遠比自然枯萎淒苦,土地上除了萌芽的麥苗,偶爾由遠及近的烏鴉咕呱咕呱一陣陣叫喊,桐樹唏哩嘩啦飄零著最後幾片枯葉。此刻,疫情頻頻由外傳來,不過鄉村還是非常安全。人類命運共同體遇到災難之後,更切身體會到鄉村是人類最後的避風港。然而今天的鄉人已經不見兒時的初心,金錢物質是唯一撬開希望的大門,我們的鄉建家園即使支付還算合理,也找不到願意出賣勞動力的人。村民有的無聊閒逛,有的聚群打麻將,居然為了輸贏操起鐵傢伙大動干戈,如果沒有人勸阻,那人頭早落地。人文情懷已經被世俗冷漠取代,所幸一輛“山地”自行車,一早一晚載著我飛出村莊騎上三五公里,既鍛鍊身體又融入大自然,這樣的日子倒也踏實愜意。


正月十五過後,疫情反反復復,村民耐不住了,年輕人不得不離開村莊去打工,我們的鄉建行程艱難。人類總是在創造與毀滅之間,村裡有人繼續拆遷七十年代留下的民俗建築,如何勸阻都沒有用,因為年輕人沒有房子就討不到老婆。心疼痛之後,飽含淚水離去。問世間情為何物?堅定的信念沒有詆毀一份追求,疫情下終於打造出一個由廢墟,到充滿人文藝術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