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小編
黑巧克力富含可可,而可可中的多酚(polyphenols)已被證實有助於降低炎症、降低血壓,甚至改善情緒。關於黑巧克力對健康的潛在益處,這一觀點已存在多年。
而如今,一項新的研究進一步揭示了黑巧克力可能帶來的另一項健康優勢:每天食用約一盎司黑巧克力(約28克)的人,其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了21%,相比之下,從不食用黑巧克力的人患病風險更高。
研究作者、哈佛大學T.H.陳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副教授孫祺(Qi Sun)博士表示這個數據感到驚訝。
該研究分析了約19.2萬名成年人的長期飲食數據,這些受試者在多年間填寫了飲食問卷,其中包括他們的巧克力攝入量及巧克力種類。研究結果近日已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
黑巧克力 vs. 牛奶巧克力
研究發現,食用牛奶巧克力並不會降低糖尿病風險,牛奶巧克力含有更多的糖和更少的可可。
相反,食用牛奶巧克力的人更容易增加體重,而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但黑巧克力的攝入並未導致體重增加。
長期以來,科學界已經證實可可中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有助於心血管健康。例如,一項發表在《Heart》雜誌的研究發現,愛吃巧克力的人中風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低。
黑巧克力為何對健康有益?
研究人員聚焦於可可豆中的黃烷醇(flavanols),這類化合物能夠促進一氧化氮(nitric oxide)的生成。這種氣體可以擴張血管,從而降低血壓。
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教授喬安·曼森(Dr. JoAnn Manson)在2023年接受NPR採訪時表示:“擴張血管似乎是降低血壓的主要機制。”
她認為,血壓的降低可能是黑巧克力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原因之一。
此外,過去20年的研究已表明,黑巧克力可以改善胰島素敏感性。胰島素敏感性是衡量人體對胰島素反應程度的關鍵指標,而胰島素是調節血糖的主要激素。
黑巧克力與牛奶巧克力的主要區別在於可可含量的高低。研究人員特別關注可可中的某些黃烷醇,例如表兒茶素(epicatechins),因為這些化合物具有強大的抗氧化特性。
可可化合物如何影響胰島素分泌?
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研究員Jeffery Tessem的實驗室專門研究β細胞(beta cells),這些細胞在胰島素的生產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解釋道,當β細胞功能受損時,人體就會變得對胰島素不敏感,從而發展為糖尿病。
在實驗室研究中,團隊將可可中的表兒茶素添加到培養皿中的β細胞中,以觀察其反應。他表示:“我們發現,這些β細胞的胰島素分泌能力明顯增強,進而提高了血糖的清除效率。”
儘管目前尚不清楚表兒茶素是否能在人類體內產生相同的效果,但這項研究無疑進一步表明可可化合物可能對人體有益。
不過,科學家也指出,這項研究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
首先,食用黑巧克力的人往往有更健康的生活習慣。研究人員已使用統計方法盡量控制其他生活方式因素,以專注於黑巧克力的影響,但仍不排除黑巧克力愛好者整體飲食更健康,從而降低了糖尿病風險的可能性。
其次,適量食用很重要!
研究作者孫祺博士以及Jeffrey均強調: 黑巧克力的健康益處僅限於適量食用。過量食用黑巧克力仍可能帶來健康風險,例如熱量攝入過多、體重增加,以及某些巧克力產品中的額外糖分。
·50歲以上都在關注的公眾號·
樂活50加YouTube频道上線
訂閱+點讚+開啟小鈴鐺
是對樂活50加
最大的支持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