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小編
但您知道嗎?一項來自意大利的新研究發現,每周吃雞肉過多,竟可能增加死亡風險,尤其是消化系統癌症的風險翻倍。
這項研究引發了全球健康專家的關注,也為我們平日的飲食習慣敲響了警鐘。
相關閱讀:https://nypost.com/2025/04/24/health/how-much-chicken-per-week-can-increase-your-risk-of-dying-by-27/
吃太多雞肉可能增加死亡風險?
在日常生活中,雞肉一直被視為較為健康的蛋白質來源,不僅脂肪含量低、價格親民,更是許多控制體重或三高人群的首選。
但意大利國家胃腸病學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Gastroenterology)最新發表在《Nutrients》期刊上的研究卻提出了不同的觀點。
研究結果指出——
每周食用超過300克雞肉(約4份)的人,因各種原因死亡的風險增加了27%。
特別令人擔憂的是,這些人死於胃腸道癌症的風險幾乎是其他人的兩倍。
男性受影響更為明顯,其患消化系統癌症的風險遠高於女性。
僅僅“19口雞肉”就可能帶來風險?
研究中提到,每周食用超過19口雞肉(相當於300克)就可能對健康造成顯著影響。那麽,為何吃雞肉會與癌症風險掛鉤?
研究人員提出幾種可能原因:
-過度烹飪雞肉(如煎炸、燒焦)可能產生誘變劑,即可能導致基因突變、增加癌症風險的化學物質。
-飼養方式問題,包括雞只攝入的飼料中可能含有致癌農藥、激素殘留等。
-加工方式影響,尤其是經過腌制、煙熏、調味的雞肉產品,其潛在風險並不亞於紅肉。
19年追蹤研究,數據令人深思
本次研究共分析了4,869名成年人的飲食與健康數據,並持續跟蹤其健康狀況長達19年。在這段期間,共記錄了1,028例死亡病例。
研究者詳細記錄了參與者的:
-飲食結構(包括紅肉、白肉、家禽食用情況)
-身高、體重、血壓
統計分析結果發現,白肉占受試者肉類攝入量的41%,其中29%為家禽類(如雞肉)。而紅肉的攝入則占其餘59%。在控制了年齡、性別、健康狀況等因素後,研究者發現,隨著雞肉食用量的增加,死亡風險也會增加,並且與食用相同比例的紅肉相比,死亡風險更高。
編者註:所謂紅肉、白肉是根據肉類食物在做熟前的顏色來分。 通常把牛肉、羊肉和豬肉叫做紅肉,而把魚肉、禽肉叫做白肉。 紅肉中含有豐富的肌紅蛋白和血紅蛋白,而這兩種蛋白的顏色呈血紅色。 紅肉的特點是肌肉纖維粗硬、脂肪含量較高,而白肉肌肉纖維細膩,脂肪含量較低,脂肪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
男性更需警惕,風險顯著高於女性
研究還發現,儘管男女都可能因雞肉攝入過多而面臨風險,但男性的風險更為顯著。研究人員分析認為,可能與性別荷爾蒙、生理代謝差異有關,但仍需進一步驗證。
雞肉一定“不健康”嗎?仍需理性看待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也有一定局限性:
-問卷未明確區分雞肉的不同部位(如雞胸、雞腿)及是否加工。
-未收集關於參與者運動習慣、飲食結構整體搭配等重要數據。
-屬於“觀察性研究”,並未直接證明雞肉導致癌症或死亡,而僅是發現了相關性。
事實上,許多營養專家仍認為,適量攝入雞肉比長期高脂紅肉飲食更健康。但關鍵在於:
-不過量(每周控制在2-3次)
-不過度烹飪(避免高溫燒焦)
-不吃加工類雞肉制品(如炸雞塊、雞肉香腸等)
飲食講“平衡”,健康才長久
對於中老年朋友來說,營養攝入與慢性病預防息息相關。無論是雞肉、紅肉,還是魚、豆制品,關鍵在於“量”和“搭配”。
雞肉並非“壞東西”,但若長期依賴、食用過量,或忽視烹飪方式,可能反而對身體造成潛在風險。
因此,我們建議您:
-每周適度攝入家禽類食物
-多選蒸、燉、水煮等低溫健康烹飪方式
-均衡搭配蔬菜、水果、粗糧、豆類
健康生活,不靠單一食材,而靠科學搭配、合理攝入、良好習慣。願您吃得安心,活得長久!
·50歲以上都在關注的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