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小編
每到夏天,天氣炎熱常常令人難耐,尤其對於年紀漸長的朋友來說,酷暑不僅僅是難受,更可能帶來嚴重的健康風險。
中老年人體內調節體溫的能力逐漸下降,若本身患有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遇到熱浪天氣更要格外小心。
**相關閱讀:**https://www.michiganmedicine.org/health-lab/5-hot-weather-tips-could-save-older-adults-life
隨著年紀增長,身體對高溫的耐受力愈來愈差。中老年人更容易出現脫水、中暑,甚至引發慢性疾病惡化。
密西根大學老齡健康政策研究所最新調查顯示,過去兩年內,有63%的50歲以上人士經歷過極端高溫天氣,而高達70%的中老年人擔憂未來會有更多類似事件發生。
面對高溫,中老年人以及身邊的家人、朋友、鄰居,更應注意身體反應。以下是密西根大學特納老年健康中心主任 Shannon Etcheverry 提供的建議:
1. 多喝水,再多喝一點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對口渴的感知減弱,脫水風險增加,而酷熱天氣更會加重這一問題。脫水可能導致頭暈、噁心、虛弱,甚至跌倒。
該中心的社區負責人 Abney 表示:「中老年人可能自己都沒意識到熱對身體的影響,因此家人、看護或鄰居應主動送水、提醒飲水,而不僅僅是口頭叮嚀。」特別是患有失智症的長者,因認知障礙更難表達不適,更需他人主動關心。
2. 找到或打造一個涼爽的環境
善用傳統降溫方式:開冷氣、使用電扇、拉窗簾、避免在高溫時段外出、少用烤箱和烘乾機、用涼水沖洗手臂或濕毛巾擦拭身體等,都是有效方法。
若家中沒有冷氣或擔心電費,可以前往社區開放的「納涼中心(cooling center)」。許多圖書館、社區中心、教堂、老人活動站等在炎熱日子都免費對外開放,供民眾避暑。
此外,電影院、餐廳、商場也可作為避暑去處。若您身邊有年長親友,不妨約他們一起外出,既避暑也促進交流。
3. 暫停戶外活動,或改在清晨進行
無論是遛狗、運動還是園藝,高溫天氣都不是堅持日常活動的好時機。專家建議,在熱浪期間允許自己「偷個懶」,可請鄰居代遛寵物、修剪草坪,等天氣轉涼後再恢復活動。
此外,避免飲酒或攝取過多咖啡因,因為這些物質會加速脫水、影響對高溫的反應。
4. 身體不適?千萬別拖延!
中老年人若感到頭暈、噁心、疲勞、頭痛、心跳加快、肌肉抽筋等,應立即聯繫醫生或診所,不要等到病情嚴重才前往急診。
專家提醒,一些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藥物會影響出汗與血液循環,使身體更難散熱。糖尿病也會影響血管與汗腺功能,進而改變胰島素代謝。
務必在夏天前,諮詢醫生或藥師,了解服藥期間在高溫下可能出現的特殊風險。若出現行為異常,如意識混亂、躁動、胡言亂語等現象,應立刻尋求緊急醫療協助。
5. 與人聯繫,互相關心
獨居或需要照顧親人的中老年人,在熱浪中尤其容易陷入危險。
主動聯絡親友,接受外出邀約,或請求陪同前往有冷氣的場所,都是好方法。同時,若您認識住在附近或遠方的年長親人,也請主動打電話、發簡訊,或上門探望。
哪怕只是開車載他們吹吹冷氣、買杯冰飲,都可能避免熱傷害悄然發生。
熱浪天氣對中老年人來說,絕非「小題大做」。理解身體變化、主動應對、接受協助,才是保護自己與親友健康的關鍵。
·50歲以上都在關注的公眾號·
樂活50加YouTube频道上線
訂閱+點讚+開啟小鈴鐺
是對樂活50加
最大的支持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