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小編
近年來,電信詐騙手段層出不窮,尤其是中老年人成為騙子的重點目標。騙子往往利用中老年人網購經驗不足、對網路訊息警惕性不高的特點,設計出各種新騙局。最新出現的“Amazon退款詐騙”就是其中之一。
它以“商品不合格、可退款”為誘餌,透過簡訊發送虛假連結,騙取受害者的個人訊息和財產。
對於經常透過網路購物的中老年朋友而言,如果不加防範,很容易上當受騙,造成錢財損失,甚至身份訊息被盜用。
騙局是如何運作的?
這種詐騙操作方式十分“高明”,騙子會冒充Amazon官方客服,向消費者發送一條“退款通知”簡訊。
簡訊內容通常寫著:
近期購買的商品在“質量例行檢查”中不合格;
或者商品被召回,不符合Amazon標準;
受害者可以“不必退貨,直接獲得全額退款”。
為了讓人信以為真,簡訊裡往往還附有“點擊申請退款”的連結,看上去與正規網址極為相似。許多人看到“退款”二字,就容易放鬆警惕,急於點擊連結,結果正中騙子圈套。
實際上,所謂的“退款”並不存在。
一旦點擊連結,受害者可能被引導到釣魚網站。假網站會要求輸入姓名、銀行卡號、信用卡訊息、甚至社保號碼。一旦提交,個人隱私和資金安全將完全暴露。更嚴重的是,有些連結還暗藏木馬病毒,會自動竊取手機或電腦中的資料。
為什麼中老年人容易成為受害者?
警惕性不足:很多中老年人習慣相信“官方通知”,看到“Amazon”或大品牌名稱,往往容易放下戒心。
操作不熟練:年輕人多透過官方APP或正規網站核實訊息,但部分老年用戶不熟悉,容易被假連結蒙騙。
網購頻率增加:越來越多中老年人開始嘗試網購,騙子正是利用這一點,使詐騙更具“可信度”。
如何識別這種騙局?
專家提醒,辨識“假冒退款詐騙”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意外收到退款簡訊:若未申請退款卻突然收到訊息,要立刻提高警惕。
連結網址異常:仔細查看網址,若有奇怪字母組合或與Amazon官網不同,如“amaz0n”,多為假連結。
過於誘人的承諾:例如“不用退貨、直接退款”,這在正規程序中幾乎不可能。
FTC建議的防範措施
不要點擊陌生簡訊連結,更不要輸入任何個人或銀行訊息。
直接登入Amazon賬號核實,透過官網或APP查看訂單狀態,而非依賴簡訊中的連結。
舉報垃圾簡訊:可轉發至7726(SPAM)舉報,或使用手機自帶功能。
及時刪除可疑訊息,避免誤點。
加強家庭溝通:提醒父母長輩注意此類騙局,必要時幫助檢查裝置安全設定。
上當受騙後怎麼辦?
立刻聯繫銀行:凍結銀行卡或信用卡。
修改密碼:包括Amazon、郵箱及其他常用賬號。
安裝殺毒軟體:檢查是否感染木馬病毒。
向FTC舉報:可登錄 ReportFraud.ftc.gov 提交。
報警備案:向當地警方報告,以便追查。
中老年人該如何應對?
少點連結,多打電話:遇到疑問先致電客服,不要輕信簡訊。
學習基本網路常識:如辨別假網址、設定雙重驗證。
建立家庭防騙群:互相轉發提醒訊息,避免重複受騙。
牢記“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凡是聲稱“輕鬆退款”“高額回報”的訊息,都應格外小心。
“假冒Amazon退款”騙局再次提醒我們,網路詐騙越來越隱蔽和專業。對於中老年人而言,保持警惕、增強防範意識尤為重要。不要隨意點擊陌生連結,不要隨意洩露個人訊息,遇到問題第一時間與家人溝通。
正如專家所言:“防騙就像防病,預防永遠比補救更重要。”只有提升安全意識,掌握識別方法,我們才能在享受網購便利的同時,守護好錢包與隱私。
·50歲以上都在關注的公眾號·
樂活50加YouTube频道上線
訂閱+點讚+開啟小鈴鐺
是對樂活50加
最大的支持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