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每三十秒就有一人死於肝炎相關疾病,而在台灣,肝癌亦是主要癌症死因之一。
 
為了減少病毒性肝炎造成的危害,自109年起,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年滿45歲至79歲(原住民40歲至79歲)的民眾進行B、C肝免費篩檢,若驗出C型肝炎病毒,便可接受C肝全口服新藥治療,而且藥費皆由政府買單!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患者因為不敢到醫院而錯過定期追蹤的時間,甚至延誤治療。
 
「其實肝炎的追蹤,只需要靠抽血與腹部超音波,便利性相當高。」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教授提醒,「C型肝炎的治療也很簡單,療程僅8週或12週,副作用低、治癒率高達98-99%,大家一定要把握治療時機!」
 
 
愛肝保衛戰,抽血、腹部超音波超前部署
 
肝是沉默的器官,唯有定期檢查追蹤,才能遠離肝病的威脅。肝臟慢性發炎會增加肝硬化、肝癌的風險,楊培銘教授指出,導致肝臟慢性發炎的原因很多,包括B型肝炎、C型肝炎、脂肪肝、酒精、抽菸、代謝性疾病等,若有相關危險因子,便需要定期檢查。
 
除了抽血測量GOT/ AST及GPT/ ALT肝臟發炎指數以及甲型胎兒蛋白AFP (α-fetoprotein)是否異常升高,也可以利用方便、無痛且確診率高的腹部超音波,來篩檢肝臟問題。
 
GOT、GPT是肝臟發炎的指數,甲型胎兒蛋白AFP是與肝癌相關的指數,楊培銘教授解釋,腹部超音波檢查不但可以檢查肝硬化、腫瘤,還可以檢查膽囊、胰臟、脾臟、腎臟,或是腹腔裡面有沒有異常腫大的淋巴結。
 
愛護肝臟定期檢查不能少
 
楊培銘教授建議,B、C型肝炎帶原者至少每半年接受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也建議年滿40歲以上民眾,每年都應該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才能及早發現腫瘤、及早治療。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經常在全台各地偏鄉免費做肝病篩檢,日前完成了1,912人腹部超音波檢查,其中異常率高達88%。」楊培銘教授補充,「肝基會皆會協助患者轉介至醫療院所進一步追蹤治療,希望降低肝病的危害。」
 
 
肝炎好發族群,這幾類人更應該注意!
 
「B型肝炎、C型肝炎主要透過血液傳染,曾接受輸血、共用針頭的民眾,需要積極接受篩檢。」楊培銘教授強調,若有刺青、紋眉、繡眉、繡唇、穿耳洞、肚臍環、危險性行為、以及洗腎的民眾,也都要注意,因為B型肝炎、C型肝炎病毒可能隨著體液、血液進入體內。若感染者為孕婦,B型肝炎、C型肝炎的病毒會在生產過程中傳染給新生兒。
 
C型肝炎造成肝臟和身體慢性發炎
 
肝炎病毒會造成慢性肝炎,持續破壞肝臟,進而演變成肝硬化、肝癌,稱為「慢性肝病三部曲」,楊培銘教授補充,除了傷害肝臟之外,C型肝炎病毒也會讓身體慢性發炎,導致多種肝外病變(extra-hepatic disease),導致三高(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腎臟病惡化、心血管疾病惡化,對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
 
 
肝病患者感染新冠肺炎,致死率更高!
 
肝炎與新冠肺炎是由不同的病毒引起,但是肝炎患者若是染上新冠肺炎,可能讓病情更嚴重。
 
「台灣C型肝炎的盛行率約4%,特別是在四、五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大概每25位就有1位是C肝患者。」楊培銘教授表示,「研究顯示,C肝患者如果感染新冠肺炎,產生併發症的風險較高。因為C型肝炎患者可能有肝炎,甚至肝硬化,倘若再感染新冠肺炎,肝臟功能恐怕難以負荷,所以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甚至死亡的威脅。」
 
終結C型肝炎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肝炎的治療常被民眾忽略。」楊培銘教授表示,「肝基會長期進行肝病篩檢,以苗栗地區為例,今年C型肝炎篩檢人數與往年相比大幅減少,篩檢量僅有去年的3成5,且治療率不到8成。」
 
「肝炎治療不能等!」楊培銘教授強調,針對C型肝炎篩檢,政府日前已放寬篩檢條件,凡年滿45至79歲民眾,終身可接受一次B、C型肝炎篩檢。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治療C肝也無須擔心,臨床上普遍使用的C肝全口服新藥,副作用低、安全性高,治癒率更高達98%至99%。楊培銘教授補充,服用8週或12週即可治癒C肝,能減少患者往返醫療院所的次數,且健保全面給付,可降低感染的風險也減輕經濟與心理上的負擔。
 
 
貼心小提醒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啟動腹部超音波篩檢計畫,幫助國人早期發現肝癌。腹部超音波是檢查肝臟健康的最佳武器,民眾應善加利用。
 
C型肝炎若不接受治療,除了加速慢性肝病三部曲,也會引發肝外病變,導致糖尿病、腎臟病及心血管疾病惡化,感染新冠肺炎時,出現重症的風險也較高。楊培銘教授叮嚀,治療C型肝炎不只是治療肝病,更是治療全身性疾病,請務必及早篩檢、及早治療!

(本圖文轉載自照護線上網站)

更多內容請至【照護線上網站】/【粉絲專頁】/【LINE

掃碼關注微信號
樂活久久不怕老

Happy 50 Plus Wechat Q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