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小編
對中老年男性而言,攝護腺健康從不是一個可以忽視的問題。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人可能出現排尿不暢、夜尿頻繁等情況,卻往往將其歸咎於“老了、正常”。
然而,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82歲的美國前總統拜登被確診患有“侵襲性”攝護腺癌,並已發生骨轉移,這一消息再次為全球老年人敲響了警鐘:癌症,不分身份、不分年齡,預防和早篩才是關鍵。
周一早上,拜登通過社交媒體寫道:“癌症影響著我們所有人,像你們許多人一樣,吉兒和我明白,正是在傷痛中我們才變得最堅強。謝謝你們的愛和支持,讓我們能挺過這段艱難時光。”
這位前總統的私人辦公室於5月18日周日發表聲明,稱拜登因出現日益明顯的泌尿系統症狀,接受檢查後被發現患有攝護腺結節。他被確診為攝護腺癌,Gleason評分為9分(5級),並伴有骨轉移。
什麽是攝護腺癌?為何男性群體尤其要警惕?
攝護腺是男性生殖系統的一部分,位於膀胱下方,包繞尿道。攝護腺癌是美國男性中最常見的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數據,僅2024年,美國預計將新增31.3萬多例攝護腺癌病例,約有3.5萬人因該病去世。這意味著,平均每15位被診斷出癌症的男性中,就有一位患的是攝護腺癌。尤其對於60歲以上的男性來說,攝護腺癌的發病風險明顯升高。許多患者早期無明顯症狀,容易忽視,等到出現腰背痛、骨痛、排尿困難等症狀時,往往已屬晚期。
目前有哪些治療手段?
醫學界普遍認為,早期前列腺癌可通過手術、放療、激素治療等多種方式治愈。一旦發生骨轉移,則難以根治,但可通過靶向治療、激素控制、化療等手段延長壽命、提高生活質量。
奧蘭多健康中心的泌尿科醫生Jamin Brahmbhatt博士補充道:“即使是高風險患者,只要及時治療,也能維持良好的生活狀態。”
如何防治?這幾點中老年男性一定要注意
對於中老年群體而言,預防攝護腺癌的關鍵在於: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篩查、重視早期症狀。
以下幾點尤為重要——
· 定期體檢
每年進行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血檢和直腸指檢是早期發現癌變的重要方式。尤其是有家族病史的男性,更應在50歲前開始篩查。
· 關注排尿變化
若出現排尿變細、夜尿增多、尿不盡等現象,不要輕視,應及時就醫排查是否與攝護腺有關。
· 飲食清淡、少紅肉
研究表明,高脂飲食與攝護腺癌有關。建議多吃番茄、綠茶、豆類等抗氧化食物。
· 戒煙限酒、保持運動
堅持每周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有助於降低攝護腺癌風險。
· 情緒管理與壓力調節
長期壓力大、作息紊亂也會間接影響免疫系統,對癌症防禦產生不良影響。
拜登的確診為全球帶來深刻警示:攝護腺癌雖不如心梗來得急迫,卻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悄然威脅生命。對於廣大中老年男性而言,及時體檢、規律生活、不諱疾忌醫,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家庭的最好方式。健康無價,預防先行。
·50歲以上都在關注的公眾號·
樂活50加YouTube频道
訂閱+點讚+開啟小鈴鐺
是對樂活50加
最大的支持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