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小編

許多人並不知道,看似乾淨的水瓶如果沒有定期清洗,實際上可能藏有大量細菌,甚至可能引發健康問題。

隨著現代人越來越重視養生,出門攜帶可重複使用的水瓶成為常態,既環保又方便補充水分。但您是否經常徹底清洗它呢?

專家警告,如果水瓶不常清洗,細菌可能比想像中更多,甚至會對健康造成威脅。

北卡羅來納大學夏洛特分校生物科學助理教授Brittany Johnson指出,水瓶最容易積聚細菌的地方並不是瓶身,而是瓶蓋、吸管以及一些細小縫隙。“這些地方經常被忽視,但卻是細菌的天堂。”她說。

為了驗證這一點,Brittany教授在實驗室內對不同人的水瓶、瓶蓋和吸管進行了細菌採樣。她用生理鹽水擦拭樣本,將棉籤放入兩種培養不同微生物的培養皿中,再置入設定為攝氏37度的培養箱——這一溫度接近人體體溫,也與夏天車內的環境相似。

結果令人驚訝:即使只是使用過一次並用肥皂水沖洗過的水瓶,仍檢測出大量活躍的細菌。而一名從未清洗水瓶的受試者,其培養皿幾乎被細菌完全覆蓋。

Brittany解釋說,有些細菌可能來自使用者的口腔,但也有部分是“外來細菌”。

她特別提醒,如果將水瓶帶進洗手間,空氣中的細菌就可能附著在水瓶上。之後再飲水,就有可能將細菌一併攝入體內,增加生病風險。

令人擔憂的是,這些“外來細菌”可能導致腸胃不適,甚至引發更嚴重的感染。尤其是中老年人,由於免疫力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更容易受到細菌侵襲。若手上本就帶菌,觸碰水瓶後再飲用,也等於把細菌“送入口中”。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知名品牌Stanley建議,每次使用後要將水瓶所有可拆卸部件分開,用溫水、肥皂以及專用清潔刷手洗,並徹底晾乾後再重新組裝。

專家也建議,水瓶最好每天清洗一次,特別是瓶口、吸管與密封圈等細節部位,這樣才能真正遠離細菌危害。如果不確定清潔方式,可以上網搜尋教學影片,操作簡單且實用。

對於中老年朋友來說,眼下更應該注意這些細節。隨著年齡增長,免疫力逐漸下降,一個看似乾淨的水瓶都有可能成為健康的“隱形殺手”。每天花幾分鐘清洗水瓶,為自己的健康加上一道安全防線。

·50歲以上都在關注的公眾號·

Happy 50 Plus Wechat QR

樂活50加YouTube频道上線

訂閱+點讚+開啟小鈴鐺

是對樂活50加

最大的支持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