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小編

許多中老年朋友平日裡注重鍛鍊、飲食健康,甚至覺得自己在「同齡人中狀態不錯」。但不可否認,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逐漸下降,一些疾病與健康困擾會變得更常見或更嚴重。了解並及早應對,才能讓晚年生活更安心、更健康。

相關連結:https://www.webmd.com/healthy-aging/challenges-of-aging

1. 流感風險更高
65歲以上人群的免疫系統比年輕時更弱,因此流感對老年人危害更大。流感併發症可能包括肺炎、敗血症,甚至加重心臟與肺部疾病。每年接種流感疫苗至關重要,尤其建議中老年人諮詢醫師,考慮接種高劑量疫苗以獲得更強保護。

2. 體重容易增加
隨著年齡增長,肌肉量逐漸減少,活動量也相對減少,身體燃燒卡路里的效率下降,更容易體重上升。肥胖不僅增加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與中風風險,還會讓走路、起身等日常動作更困難。

建議在醫師指導下選擇合適運動方式,即便是基礎肌肉鍛鍊,也能幫助保持靈活與體能。

3. 睡眠問題
老年人與青少年一樣,每天需要7至9小時睡眠。
但隨著年齡增長,身體的晝夜節律改變,容易晚上早睡、清晨早醒。睡眠不足會導致記憶力下降、情緒低落,甚至夜間跌倒。睡眠問題常與身心健康有關,保持規律作息並積極治療潛在疾病,可改善睡眠品質。

4. 營養不足
年齡增長後,身體更容易缺乏關鍵營養素,如維生素B12、鈣、維生素D與維生素B6。營養缺口可能導致貧血、骨質流失或免疫力下降。均衡飲食與適量補充綜合維生素有助改善,但應避免過量,並與醫師溝通,防止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

5. 骨骼脆弱
骨質疏鬆是老年常見病,尤其女性50歲後風險更高。骨骼變脆,跌倒後骨折風險明顯增加。預防措施包括:多攝取富含鈣與維生素的食物、適量補充維生素D、進行步行或深蹲等負重運動,並戒菸限酒。

6. 癌症風險增加
年齡是癌症最大的風險因素。
超過一半的癌症發生在65歲以上人群。雖原因尚不明確,但長期暴露於致癌物、身體修復能力下降可能是主因。保持健康體重、減少紅肉攝取、堅持運動,皆能有效降低風險。50歲以上人群應定期篩檢乳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與皮膚癌。

7. 憂鬱情緒
60歲以上人群的憂鬱症比例雖不高,但許多老人出現憂鬱症狀卻未被診斷。慢性疾病、身體受限與孤獨感都會增加風險。與家人朋友保持聯繫、參與社交活動或志願服務,必要時尋求心理治療,能有效改善情緒。

8. 記憶力減退
輕微記憶下降屬正常,如忘記人名或東西放哪。
但若出現無法完成熟悉任務、找不到回家路,則可能是阿茲海默症等失智症信號,需及時就醫。早期干預可延緩病情發展。

9. 酒精耐受性下降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對酒精代謝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現反應遲緩或跌倒風險。老年人飲酒須謹慎,若每日飲酒,應告知醫師,以便治療與用藥時綜合考量。

衰老帶來的健康挑戰無法避免,但並非不能應對。
透過合理飲食、適度運動、規律作息、定期健檢與良好社交,中老年人完全可以降低風險、維持更佳生活品質。

關鍵在於:及早預防、積極管理,讓晚年真正成為「黃金歲月」。

·50歲以上都在關注的公眾號·

Happy 50 Plus Wechat QR

樂活50加YouTube频道上線

訂閱+點讚+開啟小鈴鐺

是對樂活50加

最大的支持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