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小編

許多中老年人常常感到疲勞、怕冷、記憶力下降,甚至體重慢慢增加,卻以為是「年紀大了」或「最近太累」。但醫生提醒:這可能不是單純的衰老,而是「甲狀腺功能減退(Hypothyroidism)」的信號。
相關閱讀:https://www.webmd.com/women/cm/low-thyroid-symptoms

甲狀腺是位於頸部前方的一小塊腺體,看似不起眼,卻掌管著人體多項關鍵功能,包括新陳代謝、體溫調節、心跳速率、情緒狀態與皮膚健康。一旦甲狀腺無法分泌足夠的甲狀腺激素,身體的各項系統都會「慢下來」,症狀往往悄然出現、逐步加重。

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常見症狀
1. 持續疲倦與嗜睡-
無論休息多久都覺得「沒精神」,是最典型的早期信號之一。患者常感到精力不足、反應變慢、提不起勁。

2. 怕冷、體重上升-
甲狀腺激素減少使身體代謝變慢,導致體溫調節異常,即使天氣不冷也容易感到寒冷。與此同時,新陳代謝下降,體重往往會在飲食不變的情況下悄悄上升。

3. 情緒與思維改變-
許多患者會出現抑鬱、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或思維遲鈍。這種變化常被誤認為是壓力過大或「腦子老化」,其實是激素不足影響了神經系統功能。

4. 肌肉與關節疼痛
甲狀腺功能減退可能導致肌肉僵硬、關節疼痛與浮腫。有些人甚至臉部或眼周出現輕度腫脹,舌頭變厚,說話變慢,聲音變得沙啞。

5. 便祕與月經不調
甲狀腺功能不足會減緩腸道蠕動,造成便祕。女性患者還可能出現月經週期延長、出血量增多或不規律的情況。

6. 皮膚、頭髮與指甲的變化
低甲狀腺激素會明顯影響皮膚與毛髮健康:
皮膚變得乾燥、粗糙、發癢,甚至出現發黃或蠟黃色調,特別是在手掌、腳底與臉部皺紋處。指甲變脆、生長緩慢;頭髮變得乾硬、易斷、甚至脫落。一些患者的眉毛外側會出現明顯脫落,這也是典型的甲狀腺減退特徵之一。

7. 對心臟與血管有何影響?
甲狀腺功能減退若未及時治療,會使身體循環系統「減速」,出現:
-心跳變慢
-運動時容易氣喘或乏力
-血壓升高
-血液膽固醇增加,進而提高心臟病風險

這些問題若長期被忽視,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心血管併發症。
雖然甲狀腺功能減退多見於成年人,但兒童也可能罹患。孩子若出現生長遲緩、學習退步、記憶力差或青春期延遲,家長應盡早帶去檢查。青春期女孩還可能出現月經不規律等問題。

為什麼會發生甲狀腺功能減退?
最常見的原因是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橋本氏甲狀腺炎),即身體的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甲狀腺。其他原因包括:

-甲狀腺手術或放射治療後
-長期缺碘或碘攝入過量
-某些藥物副作用(如鋰鹽)
-老年期甲狀腺功能自然衰退

如何確診與治療
若懷疑自己有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透過血液檢測測量甲狀腺激素(T4)與促甲狀腺激素(TSH)水平。醫生根據結果判斷是否存在功能減退。

治療通常採用口服甲狀腺激素替代藥物(如左旋甲狀腺素),以補足體內缺乏的激素。多數患者在規律服藥數週後,精神狀態與身體代謝便會明顯改善。但請注意:劑量需由醫師根據檢測結果調整,不可自行增減。過量服藥會造成心悸、失眠、骨質疏鬆等副作用。

維持甲狀腺健康的生活習慣

-均衡飲食:適量攝入富含碘、硒、鋅的食物,如海帶、魚類、堅果、全穀物。避免過度依賴高碘食物或保健品。

-保持規律作息:充足睡眠有助內分泌系統穩定。

-適度運動:輕度有氧運動如散步、游泳可提高代謝並改善情緒。

-定期複查:遵醫囑定期檢測甲狀腺功能,確保藥量適當。

若甲狀腺功能減退長期未被發現或治療,可能發展為重度甲狀腺功能減退症(黏液性水腫),嚴重時可危及生命。患者會出現極度疲倦、體溫下降、心跳緩慢甚至意識障礙,需立即送醫治療。

甲狀腺雖小,卻是人體的「能量開關」
許多中老年人以為自己「只是老了」「最近太累」,卻沒意識到可能是激素出了問題。若您長期感到乏力、怕冷、情緒低落或皮膚乾燥,請不要忽視,及時檢查甲狀腺功能。

透過早期診斷與正確治療,大多數患者都能恢復活力,讓身體重新「加速運轉」。別讓「慢病」拖慢您的生活節奏,守護健康,從今天起。

·50歲以上都在關注的公眾號·

Happy 50 Plus Wechat QR

樂活50加YouTube频道上線

訂閱+點讚+開啟小鈴鐺

是對樂活50加

最大的支持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