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5, 2020 | Community, COVID-19
張琍敏@洛杉磯 去年二度遊阿拉斯加,我發現當年雄偉壯闊的冰山只剩一小片薄薄的冰牆,河面上散落大大小小的冰塊,眼前的景象把我愣住了!怎麼會這樣呢?禁不住驚訝與悲傷,我哭了!就像見到一個闊別多年的朋友,再見時已病入膏肓,怎不教人心碎!才多久光景冰雪怎麼會消失的這麼快?科學家說,再過30年所有的冰將全部融化殆盡,那時全球氣候將更加暖化、乾旱以至缺水,會導致糧食短缺啊! 這次疫情,是地球對人類的警告與懲罰嗎?是人類文明與進步使我們太浪費太糟蹋了嗎?我有生之年做夢也想不到 :...
May 25, 2020 | Community, COVID-19
嚴筱意@洛杉磯 窗外晨光,牆上掛鐘,和生理時鐘,三相呼應,催促我醒來。跳起來洗漱,想著由早餐會開始忙碌的一天。再一頓,不禁失笑,自上月開始,全世界多已不用趕早上班。 如果說計畫是人腦的盤算,那變化就是老天爺的算盤。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此次新冠疫情,把全球人類的活動打趴倒地,全面停滯。我只能順勢天意,把退休時間提前,居家隔離遂成為退休的前身。...
May 22, 2020 | Community, COVID-19
江涌@洛杉磯 2020年初春,一場瘟疫向人類襲來,人們不知所措,封城、搶購、隔離,人心惶惶,南加州也不例外。“真是屋漏偏逢連陰雨”,一連幾個星期,刮疾風,灑陰雨,籠罩在一片愁苦之中。然而,在災害面前,人類是堅強的,很快適應了新的生態和生活節奏,並且利用駐腳宅家機會冷靜地思考,觀察人和事,很多感悟是在危機到來前不曾想過,或被忽視。 ...
May 22, 2020 | Community, COVID-19
朱晨@華盛頓州 今年一月底,新冠病毒登陸華盛頓州。三月初,我家附近長青醫院成為了抗疫中心。在疫情日益嚴重的情況下,我跟先生響應政府和公司號召,在家工作至今。 隨著餐館的關門,我們每個星期外食的習慣不復。因為擔心外賣的安全,我甘為“竈下婢”,為忙於工作的先生準備好一天三餐。 開始時我把做飯當做任務,覺得“捲袖圍裙胃口忙,朝朝洗手作羹湯”苦不堪言。但是慢慢地,我為做飯找到了意義,在做飯中找到了樂趣。 ...
May 21, 2020 | Community, COVID-19
融融/華盛頓州. 史波坎 今年母親節,我被舞蹈隊筱玲的一張照片吸引了。筱玲好福氣,兒子坐飛機回來與父母團圓,特別的是,兒子帶着媽媽到一個小學的操場去放風箏。筱玲說,這個金魚風箏從中國帶來,已三十多年了,孩子四歲時,第一次跟她出去放風箏,風箏讓孩子大開眼界,天有多高,地有多大,人有多小,心有多寬,愛有多深,…… 。一年又一年,風箏見證了兒子的成長,也見證了媽媽的陪伴。 ...
May 19, 2020 | Community, COVID-19
黃瓊蘭@洛杉磯 時序已進入四月天,外面卻是淒風苦雨。躲在房間裡,猛抬頭,卻見一中形鳥,孤零零地棲息在五線譜的電線上。彷彿告知世人:「值此非常時期,要堅強!」令人既心疼又心生敬佩! 2020年伊始,世界各地即為一全球性大瘟疫所肆虐。每日有關疫情的報導舖天蓋地,報導之內容也五花八門,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為了搶衞生紙,兒子毆打母親」,亂象百出!更有各種匪夷所思的謠言,毫無事實根據的揣測,也為人們的恐懼火上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