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多少才OK?糖尿病問題多,醫師圖文解說

血糖多少才OK?糖尿病問題多,醫師圖文解說

「醫師啊,我從前體檢的血糖好像有一點超標,算不算糖尿病?需要再驗嗎?我平時都沒有不舒服,應該沒關係吧!」一到診間坐下,中年大叔就開口詢問:「我應該是健康的胖子,雖然這顆肚子消不下來,不過假日都有出門散步運動,體力還不錯。」語畢,滿意地拍拍自己的肚子。 其實,所有超過45歲的成年人,都需要接受血糖檢測。若年紀未達45歲,但有體重過重(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25 kg/m2)且有高血壓、妊娠糖尿病、或缺乏運動等狀況,也要抽血檢查血糖。 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鄭畬方醫師表示,常用的糖尿病診斷標準有幾個。...
挑鞋日夜差異大 注意這幾點,讓腳趾彎曲不再來

挑鞋日夜差異大 注意這幾點,讓腳趾彎曲不再來

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 注意過鞋子對人體的影響嗎?腳是常被人們所忽略的部位,根據《verywellhealth》報導,大多數的腳痛問題與穿著不適合的鞋款有密切關聯,挑選鞋子前,除了測量腳的長度、寬度及足弓長度外,試鞋時間應選在傍晚、晚上,因為腳的大小和形狀會根據早晚而變化,且持續的活動會使得足部腫脹,即使當下合腳,之後也可能因時間錯誤而感到不適。 長期穿著不合腳鞋 當心腳趾彎曲變形...
吃了就能增肌減脂?破解高蛋白迷思

吃了就能增肌減脂?破解高蛋白迷思

白映俞 醫師 「最近大家都在講肌少症的事情。」王太太對著妹妹說,兩人已是年齡50+的姐妹花。 妹妹說:「我本來想去健身房運動,不過這一波疫情來了之後,也就不敢去報名了。」 「聽說多吃蛋白質就會長肌肉?還是我們要多吃點肉?」 「要吃那個蛋白粉啦,我有個朋友在賣,說很有用!」 你也聽過這樣的說法嗎?也以為只要吃了蛋白質或蛋白粉,肌肉就會跑出來嗎?請繼續看下去。 吃了蛋白質就會長肌肉?...
帕金森氏症自我檢測與常見五大疑問

帕金森氏症自我檢測與常見五大疑問

白映俞 醫師 帕金森氏症是腦部變化帶來的問題,患者可能動作比較慢,比較不協調,看起來很僵硬,還常常跌倒,甚至拿杯子、寫字時手抖個不停。由於多數患者介於50歲到70歲之間,剛開始發病時大家都會說:「啊,沒什麼,應該就是變老了,不中用了。」而疏於早期檢查、早期診斷,沒能及時面對帕金森氏症,之後生活品質可是會大打折扣。 要證實罹患了帕金森氏症? 帕金森氏症是個從過去病史與身體檢查來診斷的疾病。如果家屬觀察到身邊的人或長輩最近在動作、活動上好像怪怪的,可以先用以下的表格自我檢測。這裡有十個問題,其中若有三個回答「是」,請趕緊到神經科就診。...
腿老人衰,經典深蹲練起來!

腿老人衰,經典深蹲練起來!

白映俞 醫師 腿老人衰,腿部的力量對支撐身體健康有很大的意義,而想透過最手的運動活絡下盤肌群,最經典的動作不外乎深蹲。 深蹲的動作會動到髖關節、膝關節、與踝關節,讓身體下壓,並需要臀部肌肉、大腿肌肉、脊椎、腰部肌肉等處偕同,算是非常全方位鍛鍊的經典動作。 深蹲這動作怎麼做呢?首先,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趾尖略朝外,雙手可以擺放於胸前、髖部、或肩膀。屁股往後坐就像要坐椅子那樣,重心盡量放在腳跟,蹲到大腿與地面平行,停頓一秒,再靠肌力回到原始動作。 說起來雖然簡單,但做深蹲時有不少常見的錯誤,請要注意以下幾件事情:...
護腦如何吃、如何調味,比吃什麼更重要!

護腦如何吃、如何調味,比吃什麼更重要!

鄭淳予 醫師 我們都知道飲食會影響我們的大腦運作,然而只是多吃某種食物,例如銀杏、核桃,就能讓大腦變健康嗎? 接下來我分享的這三個腦科學研究,會讓你了解最新的護腦飲食概念,將食物從多吃某種品項這樣的「單點攝取」舊觀念,透過更周全的食物搭配、組合和調味,延伸成為更有效、堅實的網狀結構:全面性的護腦「飲食網絡」(food networks) 概念! 比起吃什麼,「HOW怎麼吃」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