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會傷害腦部的壞習慣

你不可不知,會傷害腦部的壞習慣

白映俞 醫師 我們都會做一些自己知道不太好的事情,偶一為之或許無傷大雅,但如果這變成了「習慣」,常常做,天天做,久了在身上就累積了一堆負能量,那可是會影響健康,讓你的頭腦沒辦法正常運轉,你知道的!就是常常覺得沒辦法專心,很容易疲累,想到要拿個東西才走進房間,卻又突然怎麼都想不起來「我到底進房要幹嘛?!」 大腦是我們記憶、學習、行動、情緒的控管中樞,我們今天就來談談哪些壞習慣會傷害你的腦部! 人生,不就是能吃、能睡、與保持心情愉快。說到「傷腦筋」,先讓我們從吃的部分談起! ● 壞習慣1:吃太多糖...
乾眼症患者不分長幼 醫:更年期婦女好發率最多增4倍!

乾眼症患者不分長幼 醫:更年期婦女好發率最多增4倍!

現代人用眼需求已超出眼睛負荷,乾眼症正迅速普及化,長期待在冷氣房或常用3C產品民眾應更具備病識感。 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手機已經是一般民眾普遍的生活習慣,加上配戴隱形眼鏡、免疫疾病、自然老化等因素,全台灣約有600 萬人罹患不同程度的乾眼症,且每年以10%的速度成長,族群已不分長幼。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眼科徐旭亮醫師表示,乾眼症症狀多樣、罹患族群廣泛,不僅年輕上班族是常見病患,停經後的婦女乾眼症好發率更比停經前多2-4倍! 眼睛過度「加班」  乾眼症找上年輕工程師...
難以早期發現的– 膽囊癌

難以早期發現的– 膽囊癌

白映俞 醫師 肝臟有眾多功能,其中一樣是分泌膽汁,肝臟分泌膽汁後,膽汁會沿著膽道流向膽囊,經過濃縮後貯存在膽囊內。最常見的膽囊健康問題就是膽結石及膽囊炎,至於膽囊癌雖然並不那麼常見,但由於不容易早期發現,患者常到了膽囊癌比較棘手時才接受治療,預後並不好。知名作家趙寧亦是因膽囊癌過世。...
想要抗發炎,你可以這樣吃!

想要抗發炎,你可以這樣吃!

白映俞 醫師 免疫系統認識到外來物,無論是病毒、細菌、花粉、或化學物質,就會啟動免疫發炎反應。在面對外來物入侵時,這些反應可以保護身體,是身體自保的必然;但發炎反應也可能對身體不好!如果在缺乏入侵者的狀況下,發炎反應還不斷持續發生,就會影響身體。 你所聽過的一些重要疾病,包括癌症、糖尿病、心臟疾病、關節炎、憂鬱症、乾癬、阿茲海默症等,都與慢性發炎有關。 我們這次要來看看哪些食物能幫助身體抵抗發炎。 ● 莓類 例如藍莓、黑莓、草莓、覆盆子等,都含有大量的花青素。而花青素可以降低發炎反應。 ● 魚類...
做好牙齒護理,居然能使失智患者的大腦恢復活力

做好牙齒護理,居然能使失智患者的大腦恢復活力

長輩的口腔衛生不能忽視 「為什麼要在失智症的醫院裡檢查牙齒!?」來我失智症專科診所的患者家屬,說的第一句話幾乎都是這些。 這也不是沒有道理。在患者做完血壓測量與血液檢查後,身為失智症專科醫生的我就會說:「那麼,最後請讓我看看牙齒。」接著,患者就得坐在不知道為何設置於失智症門診裡的牙科專用診療椅上,檢查牙齒的數量與口腔環境。 檢查完畢之後,我會請有需要的病患接受本門診的口腔衛生師(dental hygienist,台灣尚未立法通過的職業,專司器械與材料的準備、口腔衛生指導、專業醫療牙齒表面清潔等非侵入性處置)徹底的牙齒護理。...
自律神經要健康 先學會放棄

自律神經要健康 先學會放棄

自律神經控制著我們的生命線,當它在不平衡狀態,你就可能時常覺得心悸、失眠、全身無力,卻找不出病因。日本自律神經權威小林弘幸醫師找出了自己調整自律神經的方式,與你一起重拾身心靈健康。 負面情感是自律神經的大敵 當我們的心裡潛藏著各種煩惱或憂心的事情時,往往就會在不知不覺當中成為負面情感的俘虜。於是,心情就不容易保持積極正面,難以集中精神在眼前的工作、家事或育兒上。因為這些因素都會導致自律神經的失衡。 實際測量自律神經的結果,有數據明確地顯示,當我們產生失望或憤怒、嫉妒或憎恨、不安或恐懼等負面的情感時,自律神經就會嚴重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