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楊榮森  攝影 / 蘇義傑

近年來,運動風氣逐漸盛行,除了校園運動和職業運動外,許多其他年齡族群也參與許多運動競賽,例如路跑運動風行世界各地;近數十年來,人類壽命延長,與戰後嬰兒潮進入退休潮有關,屆齡退休時可缷下養兒育女的重擔與煩惱,離開競爭激烈的工作環境,退休族群的生活增添自由和自主,戰後經濟普遍改善,運動和保健觀念普及,訓練方案和設備增多,退休人士也肯投資更多時間和經費,接受完整訓練,進而參加競賽,蔚為風潮。

又如世界大師(老將)運動會(World Masters Games)也是一例,此種競賽的參賽者的身體條件並無限制,而是開放給多數年齡層,一般要求35~40歲以上,但有些項目會降低年齡要求為25歲至35歲不等,參賽者當中有些是退伇的運動員,有些是先前較少運動而在退休後才奮發圖強者;通常會以5歲年齡分組,參與田徑、馬路和越野賽跑等各種項目,有時也可見到一些賽事會有高齡如百歲人瑞參賽。

談及大師運動員,有時會稱為老將運動員、退伍軍人運動員等,但在中文也可用常青族、樂齡組、銀髮族、熟齡組等用詞稱呼,不失貼切。傳統上「銀髮族」定義為65歲以上,又有分為輕熟齡族(50歲~64歲)、中熟齡族(65~74歲)、高熟齡族(75~84歲)、和瑞齡族(85歲以上);樂齡族起初的定義為55歲至65歲的退休人士,通常用於60歲以上年齡段,源引自新加坡,「樂」有「快活、安適」之意,鼓勵老年人長保快樂心境,用意甚佳。

隨著大師運動會的風行,許多樂齡族參與各種競賽,尤其是耐力競賽和超耐力競賽(超過6小時以上)的參賽者越來越多,過去二、三十年中,參與耐力賽和超耐力賽的樂齡族(大師)運動賽人口日漸增多,尤其是60歲以上的運動員;例如紐約馬拉松中,跑完全程的男性運動員中,大師運動員佔50%以上,而女性則為40%。完成馬拉松全程的40歲以上男性大師運動員人數,常常多於40歲以下者。許多經驗老到的競賽選手,在競賽生涯結束後,繼續奪標,自可回味無窮。但畢竟歲月不饒人,從事耐力競賽常有時不我予之慨。

樂齡族選手人數增多之後,會提高競爭程度,參賽者需提升其運動技能,才能與年輕選手較勁抗衡,因此樂齡族(大師)運動員應量力而為,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參賽。理想上應提供完整醫護照顧,依個別需求設定,防護安全。

樂齡族(大師)運動員的年齡限定35歲以上,但這也是心血管疾病開始成為常見死因的年紀,尤其冠心病經常引起猝死;可是會出現症狀的冠心病患者只有12%~36%。因此,在賽前應做適當篩檢,包括評估整體健康、視力、糖尿病、高血壓、及其他相關風險因子、貧血等。尤其應偵測潛在的心血管疾病,如心電圖檢查,必要時進行運動心電圖,尤其40歲以上男性或50歲以上女性,至少有一個心臟風險因子者,如吸煙、糖尿病、一等親在60歲以前曾有心肌梗塞家族史、血脂肪異常、高血壓等,更應注意篩檢,以免樂極生悲。

(本文作者為臺大醫學院骨科教授、主任)

【原文轉載自健康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