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 18, 2020 | Community , Feature , Lifestyle
根据全美老龄化地区代理商协会(n4a)的数据,每年全美约新增60万年長者不再自己开车出行。 交通不便可能会使衰老或患病的長者难以预约医生、购买必需品、拜访家人或参加社交活动。这不僅會增加他们的孤立感,還會对他们的健康和福祉产生负面影响。 為長者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可能是家庭照護員(family...
Nov 18, 2019 | Community , Lifestyle
樂活50+即將在11月22日於Rosemead市舉辦第一屆樂齡友善居家大展,我们邀請到了AARP樂齡會、南加大照護資源中心、華裔市長市議員及優質養老房地產業者等為大家介紹熟齡後的住房選擇。退休後兒女是否會有時間在家照顧我?我應該居家養老還是入住養老院?什麼樣的養老住宅環境才安全可靠?以上熟齡疑慮,我們為您一一解答。那麼我們為甚麼要舉辦這樣一場樂齡居家展會呢?接著往下看您就知道了。...
Nov 18, 2019 | Feature , Lifestyle
CCRC (持續照料養老社區) 是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的縮寫,直接的翻譯是:提供連續性照護服務的退休老人社區。是指在同一個居住社區中,根據個人能力,為老人提供多種可選擇的生活方式: 包括獨立生活、協助生活和專業護理等,並為老人提供一系列的配套服務,包括打掃衛生、洗衣、做飯、康復理療、健身中心、醫療保健等。目前該養老社區服務模式已被世界廣為採用。在中國與日本,有人譯為“一站式養老服務社區”,或譯為“連續護理型退休社區”,在韓國,稱之為“銀色之城”,中文翻譯為“持續關懷退休社區”。...
Nov 13, 2019 | Feature , Learning , Lifestyle
By Susan Wang 根據AARP樂齡會研究,有百分之九十50歲以上的人希望能在地安老(Aging in Place)。「在地安老」是近年趨勢-顧名思義是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與生活圈中。不幸的是,大多數人沒有考慮到他們的住所是否不再適宜其生活需求和能力。以前,您能夠輕鬆地爬上台階,但現在可能由於膝蓋僵硬而變得困難。或者,年輕時能夠毫無問題地跨進浴缸,但現在需要手腳併用爬進! 宜居高齡住所要從五個面向開始: 生理機能強化、心理狀態強化、健康管理、照護者輔助與緊急意外預防,再從智慧科技跟居住空間提出解決方案。...
Oct 15, 2019 | Health , Lifestyle
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每七個人當中就有一位超過65歲,其中高達三成者為獨居或老夫妻同住的銀髮族。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提醒,長期疏於關心長者,未適時給予身心支持照護,就可能讓「銀髮族孤獨症候群」找上門! 盼天倫之樂卻淪為「顧孫工具人」 阿嬤罹患「銀髮族孤獨症候群」...
Aug 5, 2019 | Learning , Lifestyle
人要活得快乐,长寿才有意义。 而老年,也应该是精彩的模样! 很多人认为,老了不是和子女住,就是去养老院。可是和子女住久了,难免会产生摩擦和矛盾;去养老院,又觉得没面子,害怕那里的孤独和冷漠…… 其实,养老的方式不只这两种。在新潮养老观念的影响下,很多老年人都开创了不少新潮的养老方式。 你可以不和子女住一起,也不用去住养老院,而是和一群相识或相投的同龄人一起一边养老一边享受生活,不仅能过得丰富多彩,快乐自在,还能尽量不给子女们带来麻烦。 在国外,夫妻俩一起开车露营车、大房车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最时尚的养老方式。...